「生存/抵抗:台湾-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展」即日起在台南市美术馆2馆1楼展览室A至D展出。
台南市美术馆「生存/抵抗:台湾-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展」,精选加拿大原住民艺术中心30组件藏品,与台湾原住民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跨国的合作与交流,以当代艺术重新思考两个国家的伤口,与族群修补、和解、共荣共存的未来。
原住民各族曾经是台湾的主体族群,历经帝国、殖民等不同政权更替,台湾原住民面临传统领域被取代、资源分配不均、传统文化消逝等困境,与加拿大原住民所面临的挑战极为类似。而台南作为文化进出的重要港口、原住民族历史事件的舞台之一,南美馆此次以文化转运基地的身分,开启国际交流,探讨因地理空间而启动的在地文化、传统与当代连结,展开对於原住民族相关议题的艺术呈现。
台湾与加拿大原住民族的对话
本次精选加拿大原住民艺术中心的30组件藏品。
成立於1965年的加拿大原住民艺术中心,致力於当地原住民艺术的保存、维护及推广,至今已收藏超过4200件当代作品,呈现加拿大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及历史,希望透过艺术作品的收藏展示,开启原住民族历史正义的对话。
艺术家尤玛.达陆的作品《生命的回旋》系列作品。
「生存/抵抗:台湾-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展」精选了加拿大原住民艺术中心30组件藏品,是加拿大原住民艺术中心典藏品首次在亚洲展出;展览邀请台湾原住民艺术家张恩满(Chang En-man)、林安琪(Ciwas Tahos)、陈昭兴Apo’×王亭婷(Kofid Talo + Wang Ting -ting)、马耀.比吼(Mayaw Biho)、莎韵西孟(Sayun Simung)、瓦历斯.拉拜(Walis Labai)、尤玛.达陆(Yuma Taru)的作品参展,期望以原住民艺术家的创作,呈现多元观点,探讨台湾及加拿大在面对原住民历史、转型、土地、经济、文化传承等议题时,如何修补关系,并开启更多对话的可能。
相同的伤痕与道路
艺术家Apo’陈昭兴与王亭婷的作品《信任与陷阱》。
加拿大与台湾的原住民族有着类似的历史经验及文化认同情结,都曾经面临外来政权统治,导致在原本居住的土地流离失所,语言、文化皆遭受打击且濒临消亡。现所面临的生存议题与和解的转型正义,途径或许曲折,但目标一致,双边的原住民族皆坚定地走在争取权益的道路上,不断与政府、社会持续沟通,期盼有更多人一起走向族群和解、共荣共存的未来。
台湾原住民艺术家张恩满作品〈重如鸿毛〉,及加拿大艺术家史考特‧贝内西纳班丹的《微抵抗》系列作品。
本展从双方国家的伤口出发——一种在族群融合及外族统治之下的社会地位、环境政策影响「教化」而产生的伤口,这个教化不只是对原住民族本身,也塑形其他族群对原住民的既定观点。而当代的原住民族开始重新思考及迈进,不只是还原过去或把残缺的片段缝补填满,更要突破现状追求进化,以文化寻根、传统复苏等不同面向的议题交织成相互影响的维度,共同为文化的生存做「抵抗」的努力,让人们看见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
生存/抵抗:台湾-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展
展期:2022/09/08-2023/01/29
地点:台南市美术馆2馆1楼展览室A至D
|延伸阅读|
- Illustration Taipei 台北国际插画博览会:集结近两百组跨国创作者的插画盛典
- 北美馆「崎Heterogeneous」:以纸张堆叠形塑的山景幻境
- 高美馆10月双特展:黄心健的元宇宙剧场 x 皆川明美好生活的设计展
➤ 订阅实体杂志请按此
➤ 单期购买请洽全国各大实体、网路书店
VERSE致力於挖掘台湾文化,请支持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三年订阅计画,一起记录与参与台湾的文化改变。
图片/南美馆提供 编辑/郭振宇 核稿/郭璈图片/南美馆提供 编辑/郭振宇 核稿/郭璈图片/南美馆提供 编辑/郭振宇 核稿/郭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