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初恋最让人难忘?一切都和「蔡加尼克效应」有关!

on

|

views

and

comments

编按:青春期是人体变化最剧烈的时期,除了身体上的「第二性徵」开始发育蠢动外,身体内的贺尔蒙也开始活跃流窜,让你在课堂间、捷运上,都时不时对他人陷入「可以色色」与「不可以色色」的理智与慾望的拉锯战……。你是未满 18 岁的青少男女吗?是否对该如何理解「性」感到迷惘?这次《谈性先修班》专题,以「未满 18 岁可以看」的初衷制作系列文章,邀请各位读者认识那些「能看 A 片前,你要知道的性知识」!

一段关系的结束,总是让你觉得有些遗憾吗?两人一起走了好久,最後却没有走到尽头……是不是偶尔会在半夜想起前任呢?掉入回忆漩涡的同时,脑海里也出现「不要再想」的声音,讨厌自己这样有事没事突然地想起。这其实和心理学的「蔡加尼克效应」有关!

你有没有发现:如果不让你完成某件事,反而会让把事情记得更牢呢?

举例来说,当影集剧情进入高潮,下一秒跑出「下集播放」的按钮,通常你会直接按下去,一口气追完一整季,五个小时一不小心就过去了。

可是,如果此时你有重要的工作要完成,不得不按下暂停键,在你做其他事情时,是不是一直在想到底谁是凶手、为什麽主角会死掉、剧情怎麽会这样演等等。

再举个例子,当你列出一堆今天必须完成的待办事项,但到了晚上发现自己只做完一半。剩下那些未完成的事情,就会在你脑中盘旋,你会开始想着到底是什麽拖慢进度、什麽时段适合重新安排这些事情之类的。

但奇妙的是,我们并不会花这麽多时间想那些「已经完成的事」,反而是那些没有被完成的事情,会阴魂不散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。

「没有完成的事,反而记更牢」的蔡加尼克效应,到底是什麽?

蔡加尼克效应(Zeigarnik Effect)指的是比起已完成的,人会更在意的是未完成的事。所以,它不只可以解释为什麽卡在一半的影集,会让人一直想点「下集播放」,还能说明为什麽我们总会想起没有走到最後的初恋,或是一段有遗憾的关系。

蔡加尼克(Bluma Zeigarnik)是一位心理学家。某天,她坐在维也纳的一家餐厅,发现服务生对「尚未付款的帐单」有更好的记忆力。但是,一旦帐单结清後,服务生就很难记住订单的确切细节。

於是,蔡加尼克开始进行一系列实验。首先,她将参与者分成两组,要求他们完成一系列不同的作业,像是拼拼图、算数解谜,以及把串珠串在绳子上等简单的任务。

其中一组,会在他们快要完成时,中断他们正在进行的作业,强迫他们转而进行其他作业。另一方面,控制组则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完成所有作业。

在实验结束的一小时後,蔡加尼克请这两组参与者回想刚刚进行了哪些作业。结果发现,中断组的参与者记住他们作业的可能性,是那些真正完成任务的人的两倍。而她也发现在成年参与者能够记住未完成的作业,比已完成的高达 90%。

如果一直想起怎麽办?试试「认知脱钩」

其实,蔡加尼克效应不只解释内心有想要「完成」的需求,也说明我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。换句话说,那些还没完成的事情,会被我们记住,不只占据我们的脑海,可能还会带来紧张和焦虑的感受。只有在这些事情顺利完成後,我们才不会想起它。

但是,不管是面对一段关系的结束,或是在关系中发生遗憾等,都不像待办事项,可以那麽容易解决。像是,曾经以为对方是可以一起走向红毯,但最後却不是这样,或者觉得如果当时的自己改改脾气,是不是可以走到最後,这样彼此就不会分手了等假设性问题。

现在的你,知道在半夜想起了过去没有走到最後的关系,其实是「蔡加尼克效应」在作怪。当你不自觉地想起时,不需要刻意要求自己不去想,反而可以顺势觉察自己当下的想法和情绪。

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自己很糟糕,都已经进入一段新的关系,却还是会时不时想起。或是会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不够好、无法拥有一段新关系等负向认知,不断责备自己的想法,从而感到非常挫折、难过或忧郁。

但是不同的想法会产生相应的感受。这时,可以练习使用「接纳与承诺疗法」(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中的「认知脱钩」(Cognitive defusion)方法。也就是,用好奇的心态,问问自己「为什麽会这样想」,或许会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想像中这麽糟。

最後,你可能会问:那为什麽「初恋」比起後面的其他关系,好像更容易被大家记住,甚至是难以忘怀呢?这和心理学中的「初始效应」(primacy effect)有关。

有没有过那种经验是,当老师在课堂上劈哩趴拉轰炸各种专有名词时,你通常对前几个印象比较深刻?这就是「初始效应」。出现在越前面的事物,就越容易被人记住。同样地,初恋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,比起其他段感情来说,更容易被记住的原因也在这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Zeigarnik, B. (1938). On finished and unfinished tasks. In W. D. Ellis (Ed.), A source book of Gestalt psychology (pp. 300–314). Kegan Paul, Trench, Trubner & Company. https://doi.org/10.1037/11496-025
  • 陈映廷、陈怡君(译)(2021)。《疗癒次级创伤: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疗癒指南》(原作者:Trudy Gilbert-Eliot PhD)。台北:远流出版。
  • 水熊虫真的能跟量子位元「量子纠缠」吗?
  • 逼近 50% 的癌症研究实验无法被重现?RPCB 耗时 8 年点出「再现性危机」
  • 大资讯时代也是大骇客时代!——你该认识的骇客新兴手法
  • Omicron 变种病毒从哪来?打疫苗有用吗?Omicron 相关研究汇整
  • 推理系动画毒杀利器!——认识致命的「河魨毒」

 

热门文章

VERSE News 近百间世界级画廊一次逛完——2023「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」盛大开幕

由瑞银集团呈献,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今日下午2点於台北南港展览馆隆重开幕。首日贵宾预展开放至晚上8点,公众展期为 5 月 12 至 14 日。回归至疫情前规模的 2023 台北当代,除了迎来全球共 90 间世界级画廊的坚强阵容,也将为本地及国际藏家、艺术爱好者呈现丰富的系列节目。作为当代艺术市场的东亚枢纽,台北当代为区域及国际藏家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,得以探索活跃的台北艺坛及其持续繁荣成长的艺术市场。

2023宝藏岩光节《天选之人》登场!穿梭於蜿蜒路径,随12件艺术作品拼凑「英雄旅程」

2023宝藏岩光节《天选之人》登场!穿梭於蜿蜒路径,随12件艺术作品拼凑「英雄旅程」

国际艺术家共同参展,结合在地人文与新媒材的艺术飨宴!2023 ART TAINAN「台南艺术博览会」

国际艺术家共同参展,结合在地人文与新媒材的艺术飨宴!2023 ART TAINAN「台南艺术博览会」

最新文章

相关新闻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