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馆惊魂:文物里的鬼故事与传说背後的台湾史

on

|

views

and

comments

从古至今人们讲了许多鬼故事,各种灵异怪奇,却是无以名状,看不见也摸不着。本文则要从台史博的典藏文物中,寻找七个台湾「鬼」的具体线索。从这些文物可以发现,每个让人不寒而栗的「鬼」,其实都有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温度。

 

一、乌鬼:他者歧视的幽暗寄托

根据 19 世纪晚期《凤山县采访册》记载,屏东小琉球有群名叫「乌鬼番」的人,下巴跟鱼腮一样,可长时间潜海活动,平时则住在「乌鬼洞」里。某天,一群泉州人想去小琉球开垦,乌鬼番不愿让他们进入,泉州人就在夜里放火,将乌鬼番全烧死在洞里。
 

这一则传闻的原型,其实源自更久远的荷兰时期金狮号事件。1623年前後,荷兰帆船金狮号(Gouden Leeuw)搁浅小琉球,岛上族人或许因领域遭入侵而发动攻击。 1633 年起,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便以报复为由展开军事行动,族人大量被俘或杀害。有部分族人躲进山洞,荷兰人在洞口烧火迫降,导致至少三百多人被燻死在洞内。
 

延伸阅读:【乌鬼洞】小琉球最着名的景点,埋藏着最悲伤的大屠杀:十七世纪的亚洲海洋与奴隶贸易

「乌鬼」虽有「鬼」之名,但多用来指称在世的人。往昔华人眼中的部分台湾或东南亚地区南岛语系人群,因肤色较深、又多从事劳力工作,常被贴上「鬼」的负面标签。在人群频繁交会的时代下,不同人群间各种猜疑、贬抑与歧视,就曾寄托在此「乌鬼」之名上。

 

新加坡牛车水生产的「黑鬼油」,源自中国广东,主治肌肉酸痛,名称来自深肤色人商标。(馆藏号:2006.003.0240)

 

二、埤圳水鬼:移动於水陆之间的足迹

传说,高雄左营的莲池潭东方有处水埤,里头水鬼闹得凶,连凤山县知县的轿子也曾被扯下水。经过高人指点,知县以重金招募到一名罗汉脚游民,把他打扮成佛祖的模样,接着在水埤边将他活埋,水鬼从此遭到压制。水埤恢复平静之後,当地人们便称其为「阿弥陀埤」。混不下去的水鬼,则搬到南边十几公里远、在草衙旁边的另一处水埤,从此换成草衙闹鬼,当地人称「鬼仔宿埤」。

鬼仔宿埤是灌溉用的埤圳。一纸 1893 年的古契,记载了港仔墘庄(今小港)的张香将水田卖给海汕烧灰湾庄(今高雄市小港区海城、海原里之海汕,旧红毛港聚落旁)的洪愿,里头就提到有引鬼仔宿埤的水灌溉。

2006 年,红毛港旧聚落开始拆迁,这纸古契从洪家流出,辗转由民众捐赠给台史博典藏。巧合的是,红毛港聚落迁到凤山落脚之处,正好是鬼仔宿埤的故址。不论是久远传说或近年迁村,刚好都暗合了迁移的历史线索。
 

 

1893年张香卖水田的古契,载有「又带鬼仔宿埤水壹厘正」等字。(馆藏号:2018.012.0001)

 

黄金田绘《迎放水灯》图。放水灯用意在祭祀水中孤魂,台湾有许多跟水鬼相关的民俗与传说,
隐约反映了水域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联。(馆藏号:2004.019.0125)

 

三、林投姐  爱情诈骗的受害者

台南府城有位女子,与一位从福建泉州来的男商人相识甚欢,最後共结连理。有一天,商人说要回福建处理商务,带走女子积蓄後,从此一去不返,另组家庭。

女子一开始还在台南傻傻等待,几年後才发现自己被渣男抛弃,极度绝望下,来到一棵林投树上吊自尽。此後,女子的幽魂常在林投树丛间飘来荡去,卖粽子的小贩经过时,她还会拿纸钱买肉粽,因此人们称她为「林投姐」。
 

延伸阅读:被立祠供养?或成厉鬼杀死负心汉──林投姐故事的两种结局

这是台湾相当知名的鬼故事之一,由於屡受传诵而有不同版本,但始乱终弃、含恨自尽、买肉粽等桥段大致共通。它既有清治时期台湾对口贸易下人群与资金流动的时代线索,也跟其他常见的汉人「女鬼」故事一样,隐含了民间对女性地位的解释与托寓。

汉人传统社会下的女性,很多时候不一定能获得公平的地位与待遇。对於遭受不平之冤的女性,人们除了加以祠祀,或许也只能让她在故事里变成有力量的「鬼」、让她享用美味的粽子吧。

1988 年台湾电影《林投姐》剧照,影星施思担纲主角。(馆藏号:2006.006.0573.0001)
「周成过台湾」与林投姐相似,也是福建商人来台经商与抛弃家庭的民间传说。本图为 1987 年改编演出的电影海报。(馆藏号:2004.021.0945)

 

四、番婆鬼  法力高强的神秘飞天婆婆

南投埔里盆地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传说:在噶哈巫人(Kaxabu)的村子里,有名叫「番婆鬼」或「散毛仔」的恐怖婆婆。她法力高强,爱吃小朋友的心脏。每到夜晚,她就会跟猫互换眼睛,获得夜视能力;再夹着芭蕉叶,就能飞上天,飞到小朋友身边把心脏给偷走!

番婆鬼虽名为「鬼」,但本质却是人类。其原型应来自噶哈巫人部落里拥有高超法术知识的仪式专家;至於妖魔化的负面描述,则可能是来自埔里盆地不同人群共居、对立下的产物。

19 世纪前期,汉人及平埔原住民大量涌入埔里盆地,各有所居,生存空间与资源的竞夺也更激烈。固守眉溪出山口牛眠山、守城份、大湳、蜈蚣仑等四庄的噶哈巫人,可能被其他社群认为具有强大法术,才能在夹缝中站稳阵脚;飞天钻地的番婆鬼故事,也许就应运而生。

 

19 世纪埔里大湳数个部落族人的合影。(馆藏号:2010.018.0003)

 

邹族达邦族人施行治病祈祷。传统部落的仪式专家具有重要角色,
负责处理仪典、医疗、占卜等不同事务。(馆藏号:2002.007.0825)

 

五、八宝公主:漂流与香火的交会

屏东垦丁海滨旁有一座万应公祠,里面的「八宝宫」奉祀着「荷兰女公主」。根据当地传说,1930 年代民众在海滩发现不明遗骨,於是收入瓮中,置於万应公庙。後来有乩童被附身,口吐外国语言表示:此遗骨正是几百年前在垦丁被杀害的「红毛公主」,到了 1960 年代则又有「八宝公主」之称。

八宝公主的本质,应是汉人传统社会常见的「无祀孤魂」信仰;而之所以会在海滨发现遗骨,以及地方持续讲述外国女子遇害的传说,似乎也反映了当地的特殊环境及历史缘由。往昔恒春南端鹅銮鼻、猫鼻头一带海域的漂流及船难事件频传,最知名的莫过於1867年罗发号事件。当时遭陆上族人反击而丧命的船员中,就包含船长夫人梅西.杭特(Mercy G. Beerman Hunt)。

我们很难断言八宝公主是否为杭特夫人,或是哪位曾经魂断海滨的外国人。但可以确认的是,人们藉由奉祀八宝公主来祈求合境平安,同时也藉此承载了些许关於垦丁海湾地形与船舶搁浅的历史记忆。
 

延伸阅读:船难的交会:大航海时代,流落垦丁的荷兰公主

今屏东垦丁万应公祠供奉的八宝公主。(石文诚摄)
1867年《伦敦新闻画报》描绘罗发号事件後,英国船舰鸬鹚号(Cormorant)前往交涉,但遭族人击退。
画面中的山峦是垦丁大尖石山,今日万应公祠就座落此处海滨。(馆藏号:2003.015.0139)

 

六、吴凤:带来病毒的恶灵

18 世纪起,汉人移民不断翻越「番界」活动与开垦,原、汉人群的摩擦也日益增加。1769 年,相传阿里山地区邹族 Saviki 部落的 Tosku 氏族人,因故终结掉一名汉人通事吴凤的性命。这一杀不得了,部落族人後来一个个感染可怕的传染病,大家相当害怕,认为是吴凤鬼魂带来的 tma’congo no hicu(恶灵之病)。残存的族人不得已放弃原部落,东迁另觅生存之地。
 

族人眼中的恶灵,汉人却解读为吴凤鬼魂显灵,驱逐「生番」,大幅降低沿山地区越界汉人的生存威胁,因此吴凤被汉人当作神明奉祀,除了建庙,还发展出「杀身成仁」的忠烈义士故事。
 

到了 20 世纪,不论是「理蕃」并控制山林的日本政府,或者承接其成果的中华民国政府,吴凤神话仍具有强大的宣传效用,因此吴凤「杀身成仁」故事不但没有淡化,反而更加稳固,成为政府的教化宣传样板。直到 1988 年曾俊仁等邹族青年在嘉义火车站前推倒吴凤铜像後,大众才开始省思故事的合理性。

 

吴凤之父吴珠的印章。吴家长期在阿里山地区从事山产交易与私垦活动,
「吴大振」即吴珠的开垦组织。(馆藏号:2009.011.0046)
 
在「杀身成仁」故事形成过程,吴凤被赋予穿红袍、骑白马的形象,如右图吴凤神像。庙中的纪念章上有吴凤庙图案,并有「吴凤庙参拜记念 9.12.19」等字。(馆藏号:2009.011.0045)

 

七、夜间限定儿童乐园:城郊地景的百年变化

台湾许多校园都会流传鬼故事,其中又以清华大学的「儿童乐园」特别知名。清大人文社会学院建於 1980 年代晚期,在此之前,相传该地有很多小朋友的坟墓,後来都被移除。据说晚上还逗留在学院内的研究生们,总会听到小朋友的嬉闹声;建物後方曾经有跷跷板、秋千等儿童游乐设施,则是为了安抚这些小朋友而设置。人社院「儿童乐园」或「鬼娃谷」传闻,就此不胫而走。
 

先不论晚上的学院是否真有小朋友出来玩耍,人社院原址为墓地是确有其事。该处是新竹城南郊金山面一带山峦,因近城、靠山又面水(头前溪),可说是风水宝地,因此形成传统墓葬空间。
 

随着时间演变,十八尖山一带的部分墓地陆续变成清大校地。虽然地景变化很大,但一部分空间记忆似乎还被留下来,化作现代校园里大家口耳相传的鬼故事。

 

1936年〈新竹都市计画图〉赤土崎一带,可见许多表示坟墓的「丄」符号。
此处在1950年代後陆续成为清大校地,红线框即今人社院位置。(馆藏号:2020.006.0097)

 

 

 

观台湾第54期(2022.):怪谈

《观・台湾》第 54期《怪谈》为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发行之季刊,全台各地实体书店均有贩售,线上购买点也将持续更新!

  1. 购买连结 博客来
  2. 购买连结 三民书局
  3. 购买连结 国家书店
  4. 购买连结  聚珍台湾
  5. 购买连结  readmoo读墨

热门文章

VERSE News 近百间世界级画廊一次逛完——2023「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」盛大开幕

由瑞银集团呈献,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今日下午2点於台北南港展览馆隆重开幕。首日贵宾预展开放至晚上8点,公众展期为 5 月 12 至 14 日。回归至疫情前规模的 2023 台北当代,除了迎来全球共 90 间世界级画廊的坚强阵容,也将为本地及国际藏家、艺术爱好者呈现丰富的系列节目。作为当代艺术市场的东亚枢纽,台北当代为区域及国际藏家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,得以探索活跃的台北艺坛及其持续繁荣成长的艺术市场。

2023宝藏岩光节《天选之人》登场!穿梭於蜿蜒路径,随12件艺术作品拼凑「英雄旅程」

2023宝藏岩光节《天选之人》登场!穿梭於蜿蜒路径,随12件艺术作品拼凑「英雄旅程」

国际艺术家共同参展,结合在地人文与新媒材的艺术飨宴!2023 ART TAINAN「台南艺术博览会」

国际艺术家共同参展,结合在地人文与新媒材的艺术飨宴!2023 ART TAINAN「台南艺术博览会」

最新文章

相关新闻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